生存质量与中医整体观在肿瘤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肿瘤虽然是长在身体的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症状来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Schipper认为有效的治疗并不需要肿瘤的完全消退,机体的反应性对癌症治疗最为重视这一观点,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相一致,说明了带瘤生存的科学性。
中医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心理的改变是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的情绪改变甚至可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和预后。中医心理治疗注意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辨证以治其形,从而改善躯体症状,使五脏六腑气机通畅,形神合一,心身健康。贾氏等Ⅲ13J研究证明:肿瘤患者经过中医心理治疗配合中药,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QOI评分稳定、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 提高手术有效率肿瘤患者术前应用中药治疗可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减轻肿瘤周围炎症,控制癌症发展,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应用斑蝥酸钠治疗,与同期单独手术病例相比,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45.8比对照组17.9明显增高n5];术后应用中药可提高患者的正气,减轻手术后如低热、多汗、乏力、食少、腹部胀气、大便不畅等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期。术后服用汤药可加快肛门排气,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据孟氏I】]报道,一组29例患者,均为手术不彻底者,或切缘有癌,或门静脉内有癌栓,术后经中药治疗,降低了其复发率,5年生存率可达20左右。 增效减毒实体瘤属中医“积”范畴,与血瘀有关。研究证实,癌细胞释放物易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化疗药不能进入瘤体,若配合活血化瘀药则可改善血液粘稠度,充分发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中医药与化学药治疗相结合既维护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和稳定内环境,又使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明显降低,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环磷酰胺对小鼠肿瘤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与丹参合用抑制率由29.4提高到46.7Ll。陈氏等。。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6与26,2组有显著差异。谭立欣等_2。。将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分别纳入榄香烯乳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发现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5.7,高于对照组45.1(P>0.05)。秦氏等报道,胸腔积液的患者在胸腔内注射顺铂的同时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70分,且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症状都优于单纯使用顺铂的患者。肿瘤放射线治疗在中医属热性杀伤物质,放疗之热与癌毒互结而成热毒,热毒化火,火伤津灼液而致阴虚,至热毒与阴虚同在。若放疗后以扶正生津、清热解毒治疗,对减轻放疗副反应、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一定效果。杨氏_2]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提示可有效减轻放疗的急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 量。如鼻咽癌在放疗时配合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的中药制剂口服,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稳定病灶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time,()S)和中位生存期(mediansurvivaltime,MS)为临床上常用的终点指标,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生存时间评价。孙刚单用中医药治疗肺癌100例,病灶稳定率为67~87,中位生存期9.5~13.8个月,同期化疗对照组分别为35~55.5和6.0~8.0个月,在生活质量方面中药组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孙氏等.用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304例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结果表明与化疗组比较,该法具有缓解和稳定病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缓解晚期病人痛苦对于中晚期肿瘤,已失去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放化疗,或已出现病灶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任何治疗手段来达到肿瘤病灶的消失已不可能,若过度开展攻击性治疗,患者则会难以承受其毒副反应而缩短生存时间,此时杀灭癌灶已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中医通过辨证治疗酌情予以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或对症治疗,可以延长改善的生存质量。癌痛是影响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李氏报道用祛痛灵膏(以延胡索、地鳖虫为主药)外用治疗癌痛144例,有效率达79.2,平均作用时间6.42h,由于缓解了癌痛症状而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刘氏等f]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晚期恶性肿瘤48例,莫氏等¨2。用参精汤治疗中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81例,其生存期、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本站的内容,大家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大医院进行确诊,定期到医院体检,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