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疗法 肿瘤病人患病的时间长短不一,对自身疾病认识差异很大,心理承受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要灵活,形式多样,依据各自的情况,使治疗具有针对性。如对焦虑期的病人要加强解释,说明患病的一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及预后,做科学的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对有恐惧和紧张情绪的病人,要加强说服,帮助病人认识疾病的真正性质,纠正病人不正确的“解释模式”,使之联系实际,正确对待疾病。对坚持治疗而有效果者,要敢起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使病人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对病人在治疗上有怀疑者,在疾病确诊后,按疾病发展规律,向病人保证治疗能达到减轻或治愈,并保证不发生严重后果,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2.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心理治疗的本质是对患病个体在情绪和认识上的调整与教育过程,其基本要点是从病人实际出发,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认识疾病的真正性质,了解疾病的演变规律,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付诸行动与疾病作斗争。
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心理治疗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自身行为来实施的,如果医护人员看到病人就厌恶,说话生硬,可能要加重病人不良心理反应,更谈不上治疗效果。病人对医护人员不信服,不愿把疾病的全过程告诉医生,对医嘱不能依从,也是影响心理治疗的关键问题。因此,医务人员要以良好的作用,满腔热情的服务态度,一切以病人的利益至上为原则处理好医患关系。
4.善于发现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 每次实施心理治疗前,认真细致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病友与病友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对症治疗。
5.掌握科学性和艺术性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不同,这些治疗方法是在征得病人同意时辅助加以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而心理治疗是通过疏导的方法来调动病人的内在主动因素,通过心理与生理的相互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首先使病人产生信任的感觉,如大众传播,个别谈心,阅读科普书刊,以借助更为鲜明的、形象的生物反馈,增加病人的信任度。
6.注重实际效果 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除病人心理和身体的痛苦,应设法使病人从长期疾病折磨、痛苦不堪的悲观中解放出来,必须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解除疼痛,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和不切合病人自身实际的治疗方法。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