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疗法创伤性小,即使年老体弱的患者也能接受治疗,术后有轻度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这是对损伤的保护反应,3~5天可恢复正常。从电化学的观点来看,通常直流电在30V以下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危险,所以电化学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当然,假期电极针的绝缘套管安放不妥当,也可发生电极针烧伤周围组织及皮肤的现象,初期由于治疗经验不足,我们遇到过因绝缘管脱落而烧伤皮肤,但是烧伤仅限于电极针周围的局部,大约0.5~1cm左右大小,对如此小的烧伤无需特殊处理,只加以保护即可自愈。
应用电针插入肿瘤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误伤软组织内的血管,以防发生局部血肿。在治疗乳腺癌时,向肿瘤插入导管针的过程中,曾发生过误伤软组织内血管而发生局限性血肿,这时压迫即可止血。
肝脏是含血器官,当套管针插入肿瘤后拔出针芯更换铂金之际,可能有血液从塑料导管外溢,这时应迅速将电极针插入肿瘤进行电化学治疗,经数分钟,由于直流电有凝血作用,出血自行停止。患者主诉通常在术后第二天患者感觉右季肋部疼痛,体温38度左右,白细胞稍高,触诊腹壁有局限性压痛,这可能是治疗中有小量被溶解的碱(或酸)性液体沿电极针孔溢入腹腔,引起的化学刺激性,产生局限性腹膜炎,可用3~5天消炎止痛药,即可恢复正常。
曾有报道在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时,由于电极针插伤壁丛神经,在通电治疗开始就出现上肢剧痛,而后知觉消失运动麻痹。对此应立即停止通电并调整电针,可避免损伤壁丛神经。
在对肺脏的治疗过程中发生过损伤性气胸,这是由于插入电极针时刺破了脏层胸膜,局限性气胸(只压缩20%)不影响治疗,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治愈;广泛性气胸必须及时插引流管排气,所以凡是没有胸膜粘连的患者,估计有发生气胸的可能性时,应在治疗前先安放引流管,这样能防止治疗中产生气胸而造成患者在治疗中呼吸困难和情绪紧张,并能防止因气胸而发生肺急性萎缩、肿瘤移位而造成的电极针脱落,失去治疗作用。
希望对您的就医提供些方便,如有疑问,请点击本站的其他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