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170年,Galen就认识到周围动脉瘤可发生破裂出血。公元2世纪,Antyllus首创动脉结扎法治疗动脉瘤,但长期内未获推广,直到1757年Hallawell结扎瘤体近端的动脉治疗肱动脉瘤后,该方法才逐渐被广泛应用。16世纪,首先由解剖学家发现了腹主动脉瘤。1582年Ambroise Pare发现动脉瘤与梅毒的关系。1761年Hunter描述了真性和假性动脉瘤。1830年Velpeau和1832年Phillips首先试用钢针穿入动脉瘤,以期促使血栓形成,开辟了动脉瘤内治疗阶段。
1907年Leser采用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治疗腋动脉瘤,但由于当时血管吻合技术落后,影响了该方法的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时周围血管吻合和血管移植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发展,1951年Dubost成功施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术。我国医务工作者自20世纪50年纪中期开始,对此病症的诊疗技术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各地许多医疗单位都掌握了动脉瘤的处理原则,对各部位动脉瘤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991年,阿根廷Paroid采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使动脉瘤的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该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到其他部位的动脉瘤。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本站的内容,大家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大医院进行确诊,定期到医院体检,祝您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